5月11日,国机智骏新能源基地正式落户江西赣州,该基地总投资约80亿人民币,建成后将形成年10万台新能源车的生产能力。而5月12日,一汽轿车发布公告表示,本着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公司拟调整未来新能源产品实施地点暨终止建设新能源工厂技术改造项目,以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维护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透过国机智骏新能源基地开工和一汽终止建设新能源工厂技术改造项目,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的问题。
产能过剩已然凸显
伴随着国家一系列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出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狂飙猛进的发展阶段。根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有14家新兴车企发布了投资规划和产能规划,截止到2020年,将会有增加229万辆的新能源车辆的产能,总投资金额为1060亿元;传统车企2020年的规划的总产能为380万辆,其中新能源产能为253万辆。整体来看,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规划产能近五百万辆,并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然而,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联合印发印发《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销达到200万辆。目前新能源汽车产能规划近五百万辆,如果到2020年200万辆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趋于饱和,规划产能的总体利用率将不到50%。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现阶段的需求是有限的,而厂商竞争已经过于激烈。
从一汽回应来看,公司产能始终未处饱和状态,本着充分盘活现有产能、轻投资的原则,公司陆续将项目中的产品生产地调整到现有工厂,通过对现有生产线的改造实现混流生产。那么目前新建的新能源汽车项目的车企原有产能已经饱和了吗?电动汽车资源网认为,这种一哄而上的现象应值得业界和警惕,几乎投资的车企都有一个宏伟的新能源蓝图,但要知道车造出来可能容易,但卖出去却不是那么简单。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非常烧钱的行业,投资动辄达到十几亿元,而要真正做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几十上百亿元可能才只是入门。目前这种“发烧”式的投资状态下,必然会出现很多被淘汰的投资者,而损失显然将会非常惨重。
投资重点应从产能向技术转移
不可否认,单看目前市场销量和产能总量的对比情况,国内早就进入产能富裕期了,但如果,中国市场无法完全消化这些车辆,那么将国内汽车行业的过剩产能输出海外也是一种方法,但关键是海外的消费者是不是愿意为国产新能源汽车买单呢?
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国产新能源汽车主要是以价格低廉取胜,并且是在国家补贴的前提下保持的低价优势,从产品来看续航里程有限、质量一般,并没有特别明显的产品竞争力。而从目前投资来看,大量的投资都只是为了产能、利益的扩张,考虑变现的现实问题,但一部分投资人可能忘记了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如果企业把过多的资源放在了新能源汽车的产能扩张上,忽略了技术进步,低水平的产品得不到市场的认可,这种投资从一开始注定失败。
特斯拉2017年的目标是年产销20万辆纯电动汽车,而此前的销量较低主要是受制于产能不足,因此它产能的扩张是必然的,但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却往往受市场需求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应该将更多的目光放在如何提升市场对自身产品的需求上,从产能向技术转移,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目前大量投资的新能源汽车项目,最终能够实现多少的产能利用率我们不得而知,但我想,投资者应该更加理性地审视自身的状态,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厂商要面临的不仅仅是有限的市场空间,同时还将面临国外产品大规模入华带来的冲击。理想是美好的,而现实是残酷的,还是那句话,厂可以建,车也可以造,但车能不能卖得出去,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铅酸蓄电池供应商-天畅科技有限公司业务范围:铅酸蓄电池,车电池,摩托车电池,电动车电池,蓄电池修复,免维护电池,太阳能蓄电池,欢迎来电咨询。
现在填写联系方式,即可获得一对一客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