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12V铅酸蓄电池,铅酸蓄电池厂家,铅酸蓄电池价格

蓄电池电话 4001-86-89-86
业务咨询

蓄电池资讯您的位置:首页 > 中文 > 新闻中心 > 蓄电池资讯

热门新闻

铅酸蓄电池_电池生产厂家_动力电池遇瓶颈 难题怎么解?

时间:2019-04-12 03:33:43   阅读:8794

  6月底,一场有关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工信部部长苗圩和该部两名副部长同时参加。

  在会上,除了对动力电池发展战略进行研讨,还成立了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专门致力于攻克阻碍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在新能源汽车爆发的前夜,这一创新中心被寄予厚望。

  动力电池遇瓶颈

  2015年新能源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30万辆,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预计2020年市场保有量将达到500万辆,产能将达到200万辆,对动力电池需求超过100GWh。遗憾的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在迅速扩张之时,动力电池的研发却没能及时跟上步伐,目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新能源汽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副院长熊柏青告诉记者,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动力电池续航能力较弱,同时价格昂贵,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程度。

  以一辆1.5吨级的新能源汽车为例,若达到一次充电续航里程400公里,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仅电池重量就接近600公斤,电池制造成本需15万~20万元,再加上汽车的价格,一辆普通的新能源汽车价格近40万元,一般消费者很难接受。目前的情况,则依靠国家巨大的财政补贴支撑,但这很难长期持续。

  因此如何让电池重量减轻的同时,不减少续航能力,并将价格降下来,考验着电池技术的突破。

  据悉,国内动力电池主要存在三个瓶颈:第一比能量低;第二电池制造成本偏高;第三电池系统寿命不够,大概5~8年电池就需要全部淘汰。

  另一方面,频频出现的电动汽车爆炸和燃烧事件,也让电池的安全问题更为突出。安全是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根本保障,其中动力电池是关键关节。如果做不到安全可靠,必将严重挫伤消费者信心,影响整个产业发展。

  形成合力求突破

  实际上,在动力电池的技术研发方面,日本韩国一直走在前面。“日韩目前技术上比我们先进大概3~5年,现在我们锂电300~350还在实验室阶段,日韩已经拿出工程化样品。”熊柏青说。

  如何追赶上他们,实现弯道超车,是摆在中国动力电池企业面前的一大挑战。

  “第一最大限度整合全行业资源力量,包括组建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除了十多家股东成立动力电池创新联盟,还把国内最优秀的高校、研究院所包括企业汇集起来一共五六十家,在联盟建立很好的知识产权共享机制,共同贡献智慧,共享未来五年动力电池研发成果。”熊柏青说。

  我国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的一个最大薄弱点是研发能力不强,企业各自为战,很难形成合力。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就坦言:总体上看,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还面临企业小、散、弱,研发投入少、后劲不足等问题,综合实力和国际先进企业还存在一定差距,产品技术水平、产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都亟待提升。

  据了解,我国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多达四五百家,产业分散度高,且普遍实力较弱,100万千瓦电池生产能力企业仅十家左右,最大的企业比亚迪的市场份额也不足15%。

  只有有效整合国内的研发力量,才能实现技术突破。

  在工信部的支持下,2014年9月成立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以打造国内动力电池的研发中心,该院完全由企业包括研究院自主投资。研究院成立时,共有9家单位筹资5.4亿元,科技部、国资委、工信部、发改委都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这创造了很好的盈利模式,通过技术辐射、技术转让,未来五年可获得很好的收益,这个收益又能支持动力电池的研发工作。”熊柏青说。

  在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专家组组长干勇看来,成立动力电池创新中心,“主要是集中创新能力、集中高端研发团队,形成合力,在动力电池核心共性技术上进行突破。”据他介绍,在动力电池研发上要正视差距,特别是和日本、韩国相比,我国的动力电池比能量差30%~40%,续航里程低30%~40%。 


铅酸蓄电池供应商-天畅科技有限公司业务范围:铅酸蓄电池,车电池,摩托车电池,电动车电池,蓄电池修复,免维护电池,太阳能蓄电池,欢迎来电咨询。

蓄电池

  • 上一篇:铅酸蓄电池_电池生产厂家_超威集团电动物流车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 下一篇:铅酸蓄电池_电池生产厂家_一图秒懂!你们这些明星电动汽车到底谁最能跑?
  • 蓄电池-专注铅酸蓄电池生产25年

    现在填写联系方式,即可获得一对一客服服务

    立即咨询 咨询电话: 4001-86-8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