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蓄_电池生产厂家SK Innovation 全球电池布局大盘点
时间:2019-04-07 00:48:17 阅读:3760
刚刚过去的 2018 年新能源汽车发展得如火如荼,接下来的 2019 年会有更多新势力纯电动汽车开始投产交付。但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车企在动力
电池技术上并没有足够的技术储备,怎么办?只能先买。为了迎合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众多动力电池生产厂家都在扩建或新建工厂提高产能,这次我们就重点聊聊韩国 SK Innovation 在全球的布局。
韩国 SK Innovation 什么水平?说起全球范围内的动力电池厂,无非就是中日韩的这几家,出货量排行榜前五位一直被宁德时代、松下、三星 SDI、LG 化学和比亚迪占领,而 SK Innovation 似乎鲜有耳闻(相较于前五位),虽然与 LG 化学和三星 SDI 相比,SK Innovation 进入动力电池市场较晚,但他身后的 SK 集团其实实力不凡。
SK 集团是继三星、LG 之后韩国第三大跨国企业,主要以能源化工、信息通信为两大支柱产业,在 2018 年《财富》世界 500 强排行榜中位列第 84 位。其子公司 SK Innovation 在 2005 年杀入动力电池领域,早期一直是韩国本土品牌起亚和现代的主要供应商,梅赛德斯 AMG 的第一款电动跑车 SLS E-Cell 上采用的就是SK Innovation生产的动力电池。
现在动力电池市场越来越大,客户越来越多,需求越来越大,SK Innovation怎么满足他们?在中国市场有什么规划?不慌,我们一个个来看。
SKI 逐渐扩大布局
韩国本土SK Innovation 在 2017 年之前只有一家全资动力电池工厂,位于韩国本土,首尔以南 150 公里处的忠清南道的瑞山市(Seosan),产能仅为 1.9 GWh,但满足现代、起亚及奔驰当时对动力电池的需求是足够了。
2017 年 3 月,SK Innovation 宣布,为了满足公司来自汽车制造商的动力电池需求,公司将扩建两条动力电池生产线,产能完全释放后,该厂在 2018 年的动力电池产能有望达到 4 GWh。
这波扩产的操作主要得益于奔驰增加了订单。奔驰作为汽车发明者并不想被时代的车轮超越,2016 年他们隐约看到了未来发展路上的拐点,调整了战略,扩大了电动汽车领域的布局,计划在 2022 年前推出十款全新的纯电动汽车,其中就有 2018 年发布 2019 年上市的 EQC。
当然,动力电池技术作为未来汽车产业的命脉之一,奔驰也投资了 5 亿欧元打造自己的动力电池工厂,只是在此之前,动力电池方面的核心供应商还是 SK Innovation。
欧洲市场除了韩国本土之外,SK Innovation 把第二家动力电池工厂放在了欧洲匈牙利,2017 年底,SK Innovation 在欧洲匈牙利投了 7.34 亿美元新建动力电池工厂,预计 2020 年投产,规划产能 7.5 GWh。
说到欧洲市场不得不提大众集团,2017 年大众集团推出了 Roadmap E 计划,将从 2019 年开始推出基于 MEB 平台的电动汽车,2021 年开始推出基于 PPE 平台的电动汽车,未来将推出 SPE 平台的电动汽车,到 2025 年大众会推出 50 款纯电动汽车,有超过 150 GWh 的动力电池需求。
大众的精挑细选的 4 家动力电池供应商中,有一家就是 SK Innovation。
中国市场看完“平平淡淡”的韩国和欧洲市场,再来看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在这发生的故事可就“精彩”多了。
SK Innovation 与中国市场早在 2013 年就产生了交集,那正是中国东北地区雾霾最严重的时候,发展纯电动汽车是改善空气环境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SK Innovation 嗅到了机会,在 2013 年 12 月与北汽集团和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三方共同组建了北京电控爱思开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纯电动汽车的核心——动力电池,总投资 10 亿元,是当时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的电池企业。
最早的北汽新能源 EV200、ES210 采用的就是北京爱思开生产的软包镍钴锰三元锂电池组。但是随着新政策的发布,这家企业未能进入中国电池企业目录,没有了政府补贴很难再与同行竞争,管理层不得不得停止了在中国建造动力电池工厂的计划,就此 SK Innovation 在中国市场销声匿迹了。
消失了将近 3 年之后, SK Innovation 再次浮出水面,2018 年下半年 SK Innovation 宣布,将在中国常州投资 24.4 亿元人民币建立一家电池配件工厂,占地 14.5 万平方米,计划建设 4 套锂电池电池隔膜生产设备和 3 套陶瓷涂层隔膜生产设备,新工厂将于 2019 年初开工,计划 2020 年投产。
与此同时 SK Innovation 还将重启与北汽集团和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组建合资电池厂的项目,新工厂同样在中国常州,占地 9 万平方米,规划产能 7.5 GWh,同样在 2020 年开始投产。
这个趋势已经很明确了,在中国市场 2020 年将会是动力电池行业的一个拐点,一方面是政策对外资企业逐渐开放,另一方面,在 2020 年左右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全面退出,大家将回到同一个起跑线。
中国市场这块大肥肉外界可盯了 3 年了,当国外动力电池企业杀进来后,比拼的就是各家的真功夫了。不过经过 3 年的发展,我对中国品牌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美国市场除了中国市场,美国是新能源汽车的第二大市场,SK Innovation 当然不会缺席。
2018 年底,SK Innovation 在董事会上决定,进攻美国市场,将在美国佐治亚州杰克逊县新建动力电池工厂,为美国生产的现代、起亚和奔驰新能源汽车供应动力电池(将来还有大众)。该工厂总投资16.7 亿美元,将于 2019 年初开工,2022 年投产,建成后可以实现约 10 GWh 的产能。
过了不到一个月,2019 年 1 月初,SK Innovation 的首席执行官 Jun Kim 表示:“公司正在考虑向该项目追加投资 50 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2014 特斯拉在内华达开工建造的 Gigafactory 1 总投资就是 50 亿美元,当时的规划产能为 35 GWh,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了,这样看来SK Innovation 似乎对未来美国市场充满了期待。
SK Innovation的快速扩张,离不开车企在背后推波助澜,2022 年 SK Innovation的产能将会超过 30 GWh,当然这只是 SK Innovation 一家在全球范围内的布局,还有 LG 化学、三星 SDI、宁德时代等大量动力电池生产商也在加速自己在全球范围的布局。
这些动力电池厂商扩张的速度远超汽车销售市场的增量,这意味着接下来的游戏里一定会有玩家被淘汰,2018 年淘汰赛的序幕已经拉开,2019 年市场会更加残忍,不知道他们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