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_蓄电池生产厂家竞争惨烈降本压力大 动力电池产业的剧情超乎想象
时间:2019-05-25 22:45:24 阅读:1380
动力
电池产业历来不缺新闻,兵戈相见跌宕起伏的精彩程度堪比那些网红电视剧情。
这是个充满魔幻的行业,受产业政策、上下游原料供需乃至整车厂扶持等影响,昔日的明星企业几年内就可以相忘于江湖,默默无闻的小弟也可能"1夜"爆红成为整车企业追逐的座上宾。
细看最近产生的几起新闻,就会发现这个产业的"火辣"1面。
全球动力电池产业目前显现中日韩3国杀的局面,企业间的竞争是常有的事,不过圈外人常常很难理解竞争的惨烈,近日韩国两家动力电池企业LG化学与SK Innovation的矛盾就激化升级了。
LG化学乃至针对SK Innovation发起1系列诉讼,指责对方通过雇佣其员工来盗取LG化学锂电池相干核心技术。盗取竞争对手的核心技术是商业竞争中的惯用手段,但这次LG化学明显动了3味真火。
LG化学及其美国子公司LGCMI共同发起了对SK Innovation的诉讼,而且是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特拉华州地方法院同时提起诉讼。
外媒称,SK Innovation在LG化学公司锂电池部门雇佣了77位技术员工和相干人员,这些员工中有很多人曾参与过LG化学锂电池研发、制造、组装和质量测试。这些员工不但公然密谋盗取LG化学商业机密,同时还利用这些信息与SK Innovation进行就业交易。
从装机量来看,2018年LG化学位居全球第4,而SK Innovation排在10名之外。此次,作为行业老大哥的LG化学为什么会迁怒体量比自己小很多,乃至都构不成要挟的小弟呢?
缘由是SK Innovation动了LG化学的金主奶酪。
去年底,大众团体对外称,已增加SK Innovation作为其电动汽车电池供应商。未来,SK Innovation将主要为大众北美地区供应电池,并向大众团体在欧洲生产的纯电动汽车供应部份电池。
而在此之前,大众的核心动力电池供应商1直是LG化学。
大众的消息1经公布,SK Innovation就宣布在美国佐治亚州杰克逊县新建动力电池工厂,该工厂预计2022年投入生产。随后SK Innovation又宣布计划在匈牙利建造第2座电动汽车电池工厂,这座工厂明显也是逢迎大众的需求。
另外还有消息称,SK Innovation还将和大众在德国合作建立1座电池工厂。
明显,SK Innovation与大众的蜜月期还没结束,大众“原配”的电池供应商LG化学就动怒了。
作为回应,LG化学放出消息,不排除采取向大众汽车停止供应动力电池的可能。乃至还传出其将甩开大众,在德国独立建造电池超级工厂。
这件事3方终究如何结束,不得而知。目前我们却可以搬好马扎带着好奇心,静观其发展。
近几年,伴随动力电池核心技术和产能向头部玩家集中,头部企业的客户度堆叠度愈来愈高,动力电池企业间针锋相对的炸药味也愈发明显。
目前在大众、通用、宝马、戴姆勒的电池供应商体系中,都选取了最少1家韩系电池企业作为供应商,谁让人家技术好呢。
韩国电池产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韩国3大电池商LG化学、3星SDI和SK Innovation的电池未交付定单超过175万亿韩元(约合1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仅2018年1年新接定单就有110万亿韩元。
巨大的利润预期和市场前景,让动力电池产业备受关注,韩国企业间的大大出手也许会成为未来的常态。
各领风骚 中国版剧情一样5味杂陈对新能源第1大市场的中国,这类状态也许一样适用,只是当前我们的剧情更多的还是走励志线路。
受益于动力电池白名单的保护,为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间。凭仗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并在巨额补贴的加持下,(虽然期间也出现了1些盲目快干技术不达标的企业),但不可否认,中国已具有了动力电池全产业链的优势。
以宁德时期、比亚迪、孚能为代表的中国电池企业正在加快发展步伐。据不完全统计,宁德时期已与国内外近20家车企达成长时间战略合作,并成为众多合资车企的第1供应商。
宁德时期的突起经历堪比教科书,除本身技术过硬外,通过与宝马等国际知名车企的技术磨合,也为其进1步发展提供了机会。
合作伊始,宝马给宁德时期提供了800多页纸的电池生产标准,详细到不同工况下能量及功率要求,上百道质量管理要求。
听说宁德时期当时有些犹豫,毕竟给苹果手机生产电池没那末复杂。为了协助宁德时期生产出宝马所要求的电池,宝马派出的工程师在宁德时期待了两年多。
后来的事,大家都很清楚了,2018年7月,宝马和宁德时期签下300多亿电池采购定单。宝马10亿欧元助力宁德时期在欧洲建厂。
同年,宁德时期登陆创业板,创造了创业板公司有史以来最高募资记录。
宁德时期用了短短7年,成为国内排名第1的动力电池生产商,动力电池销量也跃居全球第1。
随着宁德时期的突起,此前的老大哥比亚迪也并没有因此落漠,相反计划独立拆分的比亚迪电池部门也已与长安签署电池合作协议,比亚迪将在重庆设立工厂,为长安汽车提供动力电池。而长城、北汽等此前也与其有过接触,另外,比亚迪在产能方面也在快速追逐,预计到2020年其计划动力电池产能将超过宁德时期。
除双龙头发展迅猛,国内出货量前10的动力电池企业,也经常曝出让人眼前1亮的新闻,理论上这些企业未来也存在各领风骚的能力。
比如,上个月欣旺达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参与了雷诺日产组织的电池采购招标,并终究收到了雷诺日产发出的供应约定点通知书,相干车型未来7年的需求预计达115.7万台,欣旺达将提供自主开发的动力电芯和动力电池系统解决方案。
要知道2018年欣旺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可是排行在30名以外。
这几年,孚能在锂电行业绝对算行业黑马,其乃至击败宁德时期、LG化学等巨头拿下戴姆勒超百亿欧元电池大单。
2018年底,孚能宣布已与戴姆勒签订从2021⑵027年供货协议,供货范围7年合计140GWh,以50度电每辆车计算,可供应280万辆纯电动车。
戴姆勒作为全球顶级汽车制造商,对供应商的选择非常刻薄,电池供应商要通过量轮的审核、评审及验证才可能赢得定单。中国软包电池市场,孚能目前保持着出货量第1,戴姆勒看重的也是孚能在软包电池领域硬核实力。
另外一匹黑马亿纬锂能一样也是凭仗软包3元动力电池技术实力感动了戴姆勒。
去年8月份,亿纬锂能与戴姆勒签订《供货协议》,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这同样成为亿纬锂能软包动力电池投产后的第1个采购定单。
几家欢乐几家愁,曾出货量排名第3的电池“巨头”沃特玛,现在却1地鸡毛。
沃特玛前身为乐凯电池,最初主攻镍氢电池,2006年转向本钱更低、寿命更长、安全性更高的磷酸铁锂方向,2008年,凭仗奥运会大力推行新能源车的机会,沃特玛拿到了很多城市纯电公交的电池供应合同。
2013年,沃特玛牵头成立了沃特玛新能源产业创新同盟,拉来包括几10家上市公司在内的1000多家企业,成了新能源行业的明星玩家。
2016年,做消防产品起家的上市公司坚瑞消防以52亿的价格收购沃特玛,并改名坚瑞沃能,正式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被坚瑞沃能收购后,沃特玛调剂企业战略,希望大幅提升生产范围,以更大的销量换取更低的生产本钱,并提高市场占有率。但是,沃特玛的资金链问题逐步显现。
2018年新能源补贴政策对电池能量密度等提高了要求。沃特玛产能、库存同时提高的背后,相当比重已生产出来的电池没有到达规定的能量密度要求,致使这部份库存产品的销路被直接阻断。
无奈之下,沃特玛只得将库存转化为储能电池进行销售,但利润空间却直线降落。终究致使沃特玛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以致于到了倒闭的边沿。沃特玛也因拖欠资金问题,被多家供应商堵门讨债。
去年6月,沃特玛乃至向全部员工发出通知,称公司2018年以来1度出现资金困难的紧张局面,为解决因公司定单不足、资金困难给全部职工带来的职业发展影响,经公司高层战略研究决定:自2018年7月1日起全部职工放假6个月,放假期间工资按相干法律规定进行支付、5险1金也将依照法律规定购买。
4月29日,坚瑞沃能发布2018全年及2019年1季度财务数据,截至今年3月31日,公司净资产跌至⑶.39亿元,营业收入仅1.07亿元,同比下滑9成,同时扣除非常常性损益后,公司净亏损5.58亿元,亏损额度再创新高。
而会计事务所对坚瑞沃能去年年报出具没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截至目前,公司逾期债务高达99亿元,涉诉案件536件。
产业浪潮下,1代枭雄沃特玛留给我们1个落漠的背影。
剧情跌宕起伏的还有银隆新能源。
2009年成立的银隆新能源,主营电动公交大巴和钛酸锂电池。2014年和2015年,银隆新能源净利润分别为⑵.66亿元和4.16亿元。2016年上半年,银隆新能源净利润为3.77亿元。
2016年董明珠携10亿元,联手王健林等知名企业家进驻银隆后,其通过步步增持,1跃成为银隆的第2大股东,而魏银仓通过银隆团体持股仍为银隆新能源的第1大股东。
双方进入蜜月期不久,董明珠与魏银仓之间的裂缝就已初现端倪。尔后,双方就在实控权的争取上进入了拉锯战。2017年11月,银隆新能源开创人魏银仓辞去董事长职务。
2018年11月,银隆新能源忽然自曝家丑称,公司新1任董事会、监事会及公司管理层在履职进程中,发现公司原董事长魏银仓、原总裁孙国华涉嫌通过不法手段,侵占公司利益金额超过10亿元。
近日,银隆新能源再次突发声明,暴光了大股东魏银仓、原公司总裁孙国华触及的7宗刑事和民事案件,案值高达14亿元,同时明确魏银仓身在美国,孙国华等6人已被刑事拘留的消息。
几年间1系列的变动下,银隆新能源的前程自然也愈发渺茫。
竞争惨烈降本压力大 电池产业始终处于高压锅中相信我,火热的动力电池产业,1定会有另外一面。
新能源汽车对动力电池而言是1把双刃剑,1方面给予动力电池企业史无前例的发展契机,另外一方面又对动力电池进行无情的压榨,要求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不断提高,续航里程不断提升,价格却要不断下跌。
对动力电池企业而言,在原材料涨价和主机厂压价的两重压力下,其利润空间已开始遭到挤压。
近期,多家电池上市企业发布2018年年报,动力电池企业毛利率普遍大幅下滑。仅杉杉股分、国轩高科等少数企业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而超威动力、南都电源、富临精工等在2018年则出现了净利润下滑乃至亏损的情况。
即使是龙头企业宁德时期也仍然面临本钱的压力,2018年宁德时期实现营收296.1亿元,同比增长4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87亿元,同比降落12.6%。
分析认为,伴随市场竞争加重和产业链整合加速,预计到2020年,动力电池企业将仅余下20至30家,80%以上的企业面临将面临淘汰。而外资企业再次入华将加快这1洗牌速度。
日韩企业重新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正在加快,松下将启动中国产能扩大计划,SKI宣布将重启在华新建合资企业计划。
LG化学在南京的动力电池项目降于今年10月开始量产,3星重启3星环新西安动力电池新建2期工厂项目,还宣布对天津工厂新增投资24亿美元。
虽然本土动力电池的头部企业已具有与日韩巨头企业竞争的实力。但面对未来的中日韩电池大战,受伤的极可能是国内中小范围的电池企业。
而在第1轮动力电池竞争中落后的欧美国家,也正在抓紧战略调剂加快追逐步伐。
日前,法国和德国公布了1个价值数10亿欧元的电池制造合作项目,希望以此来加强在电池生产领域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竞争。
这项预算为50亿至60亿欧元的动力电池制造项目,涵盖从提取原材料、电池生产到电池回收利用等。该计划首先会在法国设立1个实验工厂,并陆续在法国和德国正式建立两个电池生产工厂,
德国经济和能源部长乃至表示,我们不但要满足欧洲汽车行业对电池的需求,也想将这些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所以希望电池的欧洲制造,能够成为1个重要的质量标准。
美国人一样也在行动。
5月2日,1场行业闭门会议在华盛顿召开,参会人员包括矿业、监管机构和立法机构。
由于美国更多的依赖矿产进口,而不是大力开发国内的矿山。面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诉求,美国参议员计划提出立法,以简化监管并允许开发锂,石墨和其他电动汽车供应链的矿产资源。
1旦美国成功推动矿产安全法案,将会大大增进美国本土的电动汽车产业链的投资,包括矿山的开发和加工设施的建设,这也给全球志在投资电动汽车产业链的资本提供了新的机会。
另外,为了保证在未来汽车市场竞争中的有益地位,欧美企业已着手布局固态电池,寄希望于通过提早掌握下1代动力电池技术在下1轮竞争中占据主导。
美国制定了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到达500瓦时/千克的目标,欧洲计划2030年本土生产的动力电池占全球30%。
明显动力电池产业的多方角力还要延续很长1段时间,暂时的领先其实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在这个充满魔性的行业,剧情远远超越我等的想象,没准明早起床后又会出现1个改变产业格局的大新闻呢。
广州市天畅科技有限公司是从事生产和开发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专业厂家之1。公司总投资超过500万元人民币,生产范围为80万KVAH/年,自主设计、开发,生产从0.8AH⑶000AH的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公司具有雄厚的技术气力,各环节均实行微电脑控制,可为客户量身定做各种规格的铅酸蓄电池。天畅电源各项性能已到达或超过IEC、JIS标准,具有容量高、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等优点,产品广泛的利用于通讯,电力操作系统,不中断电源(USP),应急电源(EPS),太阳能发电系统,电动玩具等领域。公司通过了中国检验认证团体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电池产品前后通过了美国UL认证、欧盟的CE认证,和中国铁道部、电力部、信息产业部的检验,并取得了国家信息产业部的通讯装备入网许可证等。铅酸蓄电池供应商-天畅科技有限公司业务范围:12V铅酸蓄电池,找铅酸蓄电池厂家,了解铅酸蓄电池价格请联系400-186-8986,业务覆盖广州、上海、深圳、宁波、天津、佛山、惠州、东莞、温州、台州等地区,欢迎来电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