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_蓄电池生产厂家十大充电桩企业“过冬”策略盘点
时间:2019-05-25 22:45:09 阅读:8654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政策偏向从“补车”转向“补桩”,给遇冷已久的充电桩行业带来回暖可能。业内许多公司没能熬过漫长的亏损期而离场,但多家头部企业结合本身优势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打法,或许即将迎来行业“春季”。
2018年,我国汽车市场遭受了近30年来的首场“寒潮”,汽车产销总量分别为2780.9万辆和2808.1万辆,较上年分别降落4.2%和2.8%。但新能源汽车表现却逆势上扬,产销量分别到达127万辆和125.6万辆,同比均增长60%左右。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8.6万辆和98.4万辆,在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中所占比重均超过77%。纯电动汽车发展势头强劲,向下游充电桩产业释放出明确的增量需求。
市场催动充电桩产业的同时,政策也在向充电领域明显倾斜。今年3月出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策明确表示,2019年及过渡期间,新能源汽车地补取消,以后补贴将转向至充电、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运营服务等方面。新政落地或将使充电桩行业真正迎来“春季”。
亿欧汽车通过查询中国充电同盟发布的充电基础设施运营相干报告了解到,截至2018年底,我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为33.1万台,新能源汽车与公共充电桩保有量比值为3.78。与2017年相比,公共充电桩数量增长近40%,车桩比略有降落,“多车1桩”的状态虽有小幅减缓,但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带来的充电需求依然10分迫切。在公共充电桩修建“穷追猛赶”的同时,私人充电桩数量也出现大幅增长,2018年已配建私人充电桩总数达47.7万台,配建率为67%。
(图注:此处车桩比数据为新能源汽车与公共充电桩数量比值)
从充电桩类型来看,2018年国内公共充电桩中,有交换桩17.8万台,增长率接近25%,直流桩15.2万台,增长率约为63%,交直流1体桩总计仅500余台,较上年有微量上涨。与直流桩相比,交换桩建设本钱明显更低,仅需5千⑵万元/台,直流桩单桩本钱需要10⑴5万元,是交换桩的5⑶0倍。但交换桩充电速度慢,1次满充时间在5⑴0小时之间,直流桩则只需要1小时左右,20⑶0分钟内即可充够80%电量。基于上述本钱-效率情况,交换充电桩建设数据显现出基数大而增长幅度相对较小的状态。直流充电桩虽然造价高,但充电速度较快,对乘用车来讲更加适用,因此出现超过60%的大幅增长。
从地域散布情况来看,我国公共充电桩建设集中度相对较高,北京、上海、广东、江苏4地保有量均超过3万台,合计占比约为46%,对应充电站建成数量分别为2936、2749、1769、1983座。亿欧汽车认为,这是由于1线城市实行限牌限行制度,而对新能源汽车“网开1面”,且上海、广州的新能源汽车政策补贴力度较大,因此带动充电桩建设走上快车道。江苏省公共充电桩保有量排名靠前,或与常州市充电桩运营企业星星充电的逐年壮大有关。
若从产业链条划分,充电桩产业链条存在3个重点环节:设备生产、充电运营,和平台服务。其中充电运营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本钱构成范围优势,因此成为充电桩产业链中进入门槛最高的1环。2018年国内充电运营市场显现寡头竞争的局面,充电设备保有量前3的企业分别是特来电、国网公司、星星充电,3者市占率合计占比达70%⑻0%。
电动汽车及充电桩行业延续快速发展,随之也产生了很多问题,诸如车桩比例不平衡、不同车型兼容困难、充电时间长、电网负荷增加等,其中最辣手的挑战莫过于盈利困难。由于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前期投入大、回本周期长、运维本钱高等缘由,涉足充电桩运营的企业常常在很长时间里处于亏损状态。
虽然有很多企业熬不住亏损纷纭离场,但也有很多企业成功坚持到现在。这些“幸存者”打法各异,有的选择了广泛覆盖产业链所有重点环节的战略,有的将重心放在1⑵个节点上集中攻势,有的聚焦于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亿欧汽车挑选了其中较有代表性的10家进行逐1盘点,以期从企业点切入,对行业面做1定探索。
1.特来电特来电隶属于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业务覆盖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的建设、运营及互联网增值服务。 截至2018年底,特来电运营充电站数量达10844家,充电桩总数为121212台,两项数据排名均位居全国第1。
作为充电桩运营龙头企业,特来电的成长历程其实不是1帆风顺。2014年国内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大幅放开,箱式电力设备制造企业特锐德组建子公司特来电,拟向下游充电桩运营产业延伸布局。但是充电桩行业本身基建属性明确,只有构成范围才有盈利可能。特来电成立后曾长时间处于亏损状态,2016年亏损额依然高达3亿元。直至2018年,母公司特锐德财报显示,公司营收58.06亿元,净利润2亿元,充电业务实现盈亏平衡,这也意味着特来电终究开启了盈利模式。
特锐德在设备制造方面的技术积累已做足上游铺垫,特来电纵横联合的产业网络布局进1步4散延展。在本身业务发展方面,特来电利用充电桩“数据入口”的特质,构建起充电网、车联网、互联网3者贯通的云平台,面向客户提供APP找桩服务,为充电服务提供商搭建运营和结算平台,协助政府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安全监管。在行业生态构成方面,特来电已在88个城市成立子公司,地域铺设占据绝对优势,同时该企业还与支付宝、滴滴出行、高德地图等公司展开合作,建立起触及移动支付、科技出行等新兴领域的创新生态模式。
2.星星充电基础建设项目具有投入大、效益产生耗时长的特点,因此常由政府部门或资金实力雄厚的国有企业牵头创办。但充电桩运营数量前3名企业中有两家是民营企业,1家是上文提到的特来电,另外1家则是同年成立的星星充电。该公司隶属于万邦新能源,运营充电桩总数为54814台。
星星充电的营业范围覆盖充电设备制造、充电桩运营、平台服务等环节。据了解,星星充电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充电设备销售,其充电桩运营业务盈利范围较为有限。
与特来电不同,星星充电并没有从成立之初就在技术和市场方面做大量铺陈,而是选择以外包的情势快速建设充电桩,抢占市场份额。但随后,随着市场地位渐趋稳定,同时为了控制本钱,星星充电两年前开始进行核心部件研发,目前公司已研发出500kW液冷大功率充电桩,充电8分钟可补充续航400km,其希望在2019年实现铺设。
3.国网公司电能输出是充电桩行业价值实现的本质,掌握能源命根子的国有大型企业势必要参与其中。2018年国网公司总计运营充电桩56549台,数量仅次于特来电,位居第2。
2009年,国家推出“10城千辆”政策,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导入期,以国网公司为首的电力国企开始大举兴建充电站。但是由于前期产业链准备不足,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尔后5年里并未出现快速发展,2014年国网公司已建成的400多座充电站几近全线亏损。缘于产能积累和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在2014⑵015年间出现爆发式增长,充电桩行业前景得以改进。国网公司充电业务逐步走上正轨,并提出于2020年建设12万个充电桩的计划。
大型国企在推动新兴产业进步的进程中发挥侧重要作用,1方面在组织情势上能够对国家政策做出快速响应,另外1方面充足的资金储备也为其抵抗试错风险提供了有力支持。
4.中国普天中国普天同为中央企业,但百亿级的资产范围与国网公司万亿体量对比仍有相当差距,公司以信息通讯技术的研发、系统集成、产品制造、产业投资等为主营业务,旗下子公司普天新能源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建设、运营和服务。2018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普天运营充电桩数量为13748台,排名位列第5。
相比2017年,中国普天的充电桩市场占有率降落了2.6%,充电桩运营数量减少约1千台,是业内前5中唯逐1家“业务缩水”的企业。国网公司的体量优势中国普天没法企及,而民营企业特来电、星星充电的市场灵活性亦优于中国普天。
作为深耕信息通讯领域的企业,中国普天正在力求通过技术优势谋求差异化发展。普天新能源已与滴滴出行、神州优车等科技出行领域企业达成合作,尝试买通充电与车辆运营平台接口,在充电运营和大数据服务方面创造更多可能性。
5.上汽安悦除以充电桩设备制造、充电运营、平台服务作为核心业务的企业之外,许多新能源车企也在充电领域有所布局。据亿欧汽车视察,车企入局充电桩产业,以服务盈利常常不是直接目的,而是通过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的问题拉动整车销售。
上汽团体作为目前运营充电桩范围最大的车企,其下属公司上汽安悦成立于2015年,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配套充电设施生产、建设、运营、综合服务等业务。上汽安悦2018年运营充电桩数量为15042台,较2017年增长1倍以上,排名超越中国普天位列第4。
这是由于背后有上汽团体这样的“靠山”,上汽安悦不但可以充分利用4S店的资源建设充电桩,而且上汽团体投资的共享出行平台EVCard也为安悦创造了大量充电需求。但实际效果却其实不尽如人意,2017年上汽安悦充电桩使用率仅在10%左右,与业内普遍认同的30%盈利线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6.比亚迪1样作为车企代表,比亚迪在充电桩建设方面也做出了1定布局。从整车产业链来看:比亚迪在上游
电池、电机、电控方面都做了周到部署,相应产品几近全部自用;向下顺延到充电服务,比亚迪2015年开始建设公共充电桩,2018年初保有数量到达4640台。
但就在2018年,比亚迪主动放弃了交换快充桩业务,致使年底运营充电桩总数锐减至1210台。这主要是由于,目前直流桩是快充的主流,发展成熟利用广泛,除比亚迪以外,其它品牌新能源车型基本不支持交换快充,普及交换快充技术的难度比较大。而且加装快充模块和交直流变压器,会提高充电桩和电动汽车的制造本钱。因此比亚迪的“断腕”,或许可以成为1种以退为进的策略。
7.国电南瑞由于设备生产、充电运营、平台服务3个环节相互之间联结较为紧密,因此头部玩家大多选择广泛延伸业务触角,通过扩大产业链控制范围来节俭本钱、增强话语权。但也有部分企业结合本身特点,选择重点发力单1环节或行业内部某细分领域,充分发挥个性化优势抢攻市场。国电南瑞就将关注点投注在了设备生产环节。
国电南瑞是国网公司旗下的子公司,主要从事电力自动化及保护、电力电子、智能化电气设备等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工程服务与工程总承包。该公司是国家电网沿高速公路已建充电站的主要设备供应商,2015年中标充电设备1.77亿元,在中标主体中所占份额最大。技术专长与国网公司的需求支持无疑成为国电南瑞的“王牌”,公司在其2018年报中表明,未来将在电动汽车充电项目突破方面,继续加快产品与营销的推动。
8.奥特迅在充电设备生产制造行业,奥特迅以聚焦打法抢占市场。成立于1993年奥特迅,将电力、电子、新材料的创新利用作为重点关注方向。
2009年,其开始进入电动汽车充电领域,聚力于直流操作电源的研产生产,目前其高频智能化充电模块已作为成熟产品得到较为广泛的落地利用。另外1款产品——矩阵式柔性充电堆也已投入运营,据称1套充电堆可满足64辆纯电动出租车或720辆社会乘用车的充电需求。而奥特迅第2代充电技术——集约式柔性公共充电堆则打破了1车1桩的模式,有望减缓交通能源、空间紧张的问题。
虽然目前奥特迅也在向充电桩运营环节扩大业务,但选择发力重点,延续进行产品迭代,明显是公司的成长主线。
9.电动未来
充电桩运营企业掌控着大量实体充电桩,和由此输入的海量数据,因此具有提供平台服务的先天优势。但是对不具有数据服务经验的充电桩运营企业来说,合作成了必由之路,所以,专业服务商应运而生。
电动未来就是1家电动汽车充电领域B端服务提供商。公司成立于2015年,旗下产品“充电桩APP”同年上线。此款APP主要用于协助车主查找充电桩、完成支付,同时支持路径计划、智能推荐、充电记录等功能。2015年正处于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时间,充电桩建设还没有跟上,“充电桩APP”为“找桩难”的消费痛点提供了1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从合作方的角度动身,电动未来1方面为中小型企业搭建充电桩运营管理后台,另外1方面也在利用数据互联为特来电、上汽安悦等大型企业引流。作为联动充电桩运营商与电动汽车车主的媒介,B、C两真个广泛接入都会给运营-服务-消费者3方创造更多利益。
10.云杉智慧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云杉智慧将新能源汽车运营与充电桩运营、充电平台服务相结合,展现了1种全新的发展思路。
云杉智慧成立于2015年,业务涵盖电动租赁车运营、电动公务车运营、电动通勤车运营等电动车综合运营服务,和充电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智能管理系统的开发利用等。2018年公司运营充电桩数量为6720台,排名第7位。
从互联网到大数据,“风口”的概念到现在还没有淡去。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行业是否是1样存在“风口”现象难以预见,但是对资金有限、技术积累相对薄弱的企业来说,同时展开电动汽车和充电桩的运营业务,确切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本钱快速进入行业。但这只是入场门票而已,服务水平及运营能力仍然是未来实现盈利的决定性因素。
广州市天畅科技有限公司是从事生产和开发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专业厂家之1。公司总投资超过500万元人民币,生产范围为80万KVAH/年,自主设计、开发,生产从0.8AH⑶000AH的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公司具有雄厚的技术气力,各环节均实行微电脑控制,可为客户量身定做各种规格的铅酸蓄电池。天畅电源各项性能已到达或超过IEC、JIS标准,具有容量高、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等优点,产品广泛的利用于通讯,电力操作系统,不中断电源(USP),应急电源(EPS),太阳能发电系统,电动玩具等领域。公司通过了中国检验认证团体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电池产品前后通过了美国UL认证、欧盟的CE认证,和中国铁道部、电力部、信息产业部的检验,并获得了国家信息产业部的通讯设备入网许可证等。铅酸蓄电池供应商-天畅科技有限公司业务范围:12V铅酸蓄电池,找铅酸蓄电池厂家,了解铅酸蓄电池价格请联系4001⑻6⑻9⑻6,业务覆盖广州、上海、深圳、宁波、天津、佛山、惠州、东莞、温州、台州等地区,欢迎来电咨询。